【考点】围堰及水工大坝施工期洪水标准【必会】
1.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级别,按下表的规定综合分析确定。
临时性水工建筑物失事后果严重时,应考虑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应急措施。(19年新增)
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用于挡水发电、通航,其级别提高为 2级时,其洪水标准应综合分析确定。
封堵工程出口临时挡水设施在施工期内的导流设计洪水标准,可根据工程重要性、失事后果等因素,在该时段 5~20年重现期范围内选定。封堵施工期临近或跨入汛期时应适当提高标准。
2.当水库大坝施工高程超过临时性挡水建筑物顶部高程时,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的洪水标准,应根据坝型及坝前拦洪库容,按下表确定。根据失事后对下游的影响,其洪水标准可适当提高或降低。
3.水库工程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期间,进口临时挡水设施的洪水标准应与相应时段的大坝施工期洪水标准一致。
4.水库工程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如永久泄洪建筑物尚未具备设计泄洪能力,坝体洪水标准应分析坝体施工和运行要求后按下表确定。
【例题1】某水利工程浆砌石围堰级别为4级,相应围堰洪水标准应为()年一遇。
A.5~3
B.10~5
C.20~10
D.50~20
【答案】B
【解析】根据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该水利工程浆砌石围堰级别为4级,则相应围堰洪水标准应为10~5年一遇。
【例题2】某水库土石坝,其拦洪库容为0.2×10m3,在施工期间其高程超过临时性挡水建筑物顶部高程,则其水库大坝施工期洪水标准至少是()。
A.10年一遇
B.20年一遇
C.50年一遇
D.100年一遇
【答案】C
【解析】根据水库大坝施工期洪水标准表,土石坝当拦洪库容为<1,≥0.1(10m3)时,其洪水标准为100~50年(重现期)。
【提示】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是 19年教材新增内容。水库大坝施工期洪水标准是重点,根据坝型及坝前拦洪库容确定。土石坝重现期数字记忆,200、100、50、20,混凝土坝重现期数字记忆100、50、20、10。
【考点】水库与堤防的特征水位【重要】
(一)水库的特征水位
(1)校核洪水位。水库遇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也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
(3)防洪高水位。水库遇下游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5)防洪限制水位(汛前限制水位)。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
(6)死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它在取水口之上并保证取水口有一定的淹没深度。
(二)堤防工程特征水位
1.设防(防汛)水位。开始组织人员防汛的水位。
2.警戒水位。当水位达到设防水位后继续上升到某一水位时,防洪堤随时可能出险,防汛人员必须迅速开赴防汛前线,准备抢险,这一水位称警戒水位。
3.保证水位。即堤防的设计洪水位,河流遇堤防的设计洪水时在堤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例题】防汛人员必须迅速开赴防汛前线,准备抢险,堤防的这一水位称()。
A.校核洪水位
B.警戒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防洪高水位
【答案】B
【解析】警戒水位:防洪堤随时可能出险,防汛人员必须迅速开赴防汛前线,准备抢险。
【提示】关键词记忆是关键,校核洪水位-校核洪水时的最高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时的最高水位,设防(防汛)水位-开始组织人员防汛,警戒水位-开赴防汛前线。
【考点】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重要】(19年新增)
一、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应根据工程类别和等别按下表确定。对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当按各综合利用项目确定的合理使用年限不同时,其合理使用年限应按其中最高的年限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各类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应根据其所在工程的建筑物类别和级别按规定确定,且不应超过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当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提高或降低时,其合理
使用年限应不变。
l级、2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中闸门的合理使用年限应为50年,其他级别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中闸门的合理使用年限应为 30年。
二、耐久性设计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及其水工建筑物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明确工程及其水工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
(2)确定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
(3)提出有利于减轻环境影响的结构构造措施及材料的耐久性要求;
(4)明确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裂缝控制等要求;
(5)提出结构的防冰冻、防腐蚀等措施;
(6)提出解决水库泥沙淤积的措施;
(7)提出耐久性所需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8)提出正常运用原则和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正常维修、检测的要求。
【例题·单选】淡水水位变化区、有轻度化学侵蚀性地下水的地下环境、海水水下区的环境类别属于()类。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B
【解析】淡水水位变化区;有轻度化学侵蚀性地下水的地下环境;海水水下区的环境类别属于三类。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从混凝土表面到钢筋(包括纵向钢筋、箍筋和分布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值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同时也不应小于粗集料最大粒径的1.25倍。
3.混凝土抗冻等级的要求
合理使用年限为 50年的水工建筑物结构和构件的混凝土抗冻等级应根据气候分区、冻融循环次数、表面局部小气候条件、水分饱和程度、结构构件重要性和检修条件等按下表选定。
4.有关材料要求
对于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的水工结构,配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宜符合下表的要求。
5.水工混凝土上结构的水下部分,不宜采用碱活性集料。
混凝土坝、碾压混凝土坝等大体积混凝土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采用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改善混凝土性能。应优先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发热量较低的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水胶比根据混凝土分区或部位宜按下表确定。碾压混凝土的水胶比应小于0.70。
(3)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过流表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碾压混凝土坝表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8015,上游面防渗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8020且宜优先采用二级配碾压混凝土。
对可能发生碱集料反应的混凝土,宜采用掺加活性掺合料作为抑制措施。掺合料的种类、掺量应通过抑制试验确定,宜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
【提示】内容为 19年新增,知识点较多,考查概率大,但新增内容当年考查难度一般较小,掌握基础内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