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315023《二建市政》供热管网附件及换热站设施安装要求

2K315023供热管网附件及换热站设施安装要求
【考点】供热管网附件及换热站设施安装要求
—、供热管网附件安装
(一)管道支、吊架安装
1.支、吊架简介
支、吊架承受巨大的推力或管道的荷载,并协助补偿器传递管道温度伸缩位移(如滑动支架)
或限制管道温度伸缩位移(如固定支架),在热力管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几种主要常用支、吊架的简明作用及特点:
A.支架
①固定支架
Ⅰ.作用:使管道在该点无任何方向位移,保护弯头、三通支管,不被过大的应力所破坏,
固定支架证补偿器正常工作;
Ⅱ.特点:承受作用力很大,多设置在补偿器和附件旁;
②滑动支架
Ⅰ.作用:管道在该处允许有较小的轴向自由伸缩;
Ⅱ.特点:形式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广泛;
③导向支架
Ⅰ.作用:管道在该处允许有较小的轴向自由伸缩;
Ⅱ.特点:形式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广泛;
④弹簧支架
Ⅰ.作用:主要是减震,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Ⅱ.特点:管道有垂直位移时使用,不能承受水平荷载,形式较复杂,使用在重要场合;
B.吊架
①刚性吊架
Ⅰ.作用:将管道(件)吊在空中;
Ⅱ.特点:用于垂直位移为零的管道(件),加工、安装方便,能承受管道(件)荷载及水平
位移。但应注意及时调整吊杆的长度。
②弹簧吊架
Ⅰ.作用:将管道(件)吊在空中;
Ⅱ.特点:能承受三向位移和荷载,形式较复杂,使用在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2.支、吊架安装
(1)管道支、吊架的安装应在管道安装、检验前完成。支、吊架的安装位置应正确,标高和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安装应平整,埋设应牢固。
(3)管道支架支承面的标高可采用加设金属垫板的方式进行调整,垫板不得大于两层,垫板应与预埋铁件或钢结构进行焊接。
(4)活动支架的偏移方向、偏移量及导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5)管道支、吊架处不应有管道焊缝,导向支架、滑动支架和吊架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
(6)支、吊架应按设计要求焊接,焊缝不得有漏焊、缺焊、咬边或裂纹等缺陷。
(7)当管道支架采用螺栓紧固在型钢的斜面上时,应配置与翼板斜度相同的钢制斜垫片,找平并焊接牢固。
(8)当使用临时性的支、吊架时,应避开正式支、吊架的位置,且不得影响正式支、吊架的安装。临时性的支、吊架应做出明显标记,并应在管道安装完毕后拆除。
(9)管道支架、吊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和吊架的形式、材质、外形尺寸、制作精度及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滑动支架、导向支架的工作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毛刺及焊渣等异物。
3)已预制完成并经检查合格的管道支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并妥善保管。
(10)固定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固定支座相关的土建结构工程施工应与固定支座安装协调配合,且其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2)有轴向补偿器的管段,补偿器安装前,管道和固定支架之间不得进行固定;有角向型、横向求。型补偿器的管段应与管道同时进行安装及固定。
3)固定支架卡板和支架结构接触面应贴实,但不得焊接,以免形成“死点”,发生事故;管道与固定支架、滑托等焊接时,不得损伤管道母材。
4)固定支架、导向支架等型钢支架的根部,应做防水护墩。
(11)组合式弹簧支架(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弹簧支、吊架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弹簧不得有裂纹、皱褶、分层、锈蚀等缺陷。弹簧两端支撑面应与弹簧轴线垂直,其偏差不得超过自由高度的2%。
2)弹簧支、吊架安装高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3)弹簧的临时固定件,应在管道安装、试压、保温完毕后拆除。
(12)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架的吊杆生根必须牢固。
2)吊杆的中心位置与水平间距应准确。
3)吊杆的高程调节装置(花篮螺母)应符合调距要求。
4)管卡与管道间隙适度。
5)安装后应进行防腐处理。
(13)固定墩制作:
1)固定墩是嵌固直埋管道固定节(固定支座),并与其共同承受直埋管道所受推力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固定墩结构形式一般为矩形、倒“T”形、单井、双井、翅形和板凳形。
2)制作固定墩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钢筋应采用 HPB300、HRB400,直径不应小于10mm;钢筋应双层布置,间距不应大于 250mm,保护层不应小于40mm。供热管道穿过固定墩处,固定节两边除设置加强筋外,对于局部混凝土高热区应采取隔热或耐热措施。
3)当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有腐蚀作用时,应对固定墩进行防腐处理。

(二)法兰和阀门安装
1.法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对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进行外观检査,法兰密封面应表面光洁,法兰螺纹完整、无损伤。
(2)两个法兰连接端面应保持平行,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 1.5‰,且不得大于 2mm;不得采用加偏垫、多层垫或加强力拧紧法兰一侧螺栓的方法来消除法兰接口端面的偏差。
(3)法兰与法兰、法兰与管道应保持同轴,螺栓孔中心偏差不得超过孔径的5%,垂直允许偏差为0~2mm。
(5)不得采用先加垫片并拧紧法兰螺栓,再焊接法兰焊口的方式进行法兰安装焊接。
(6)法兰内侧应进行封底焊。
(7)法兰螺栓应涂二硫化钼油脂或石墨机油等防锈油脂保护。
(8)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的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紧固螺栓时应对称、均匀地进行,松紧应适度;紧固后丝扣外露长度应为2~3倍螺距,需要用垫圈调整时,每个螺栓只能采用一个垫圈。
(9)法兰距支架或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200mm。

2.阀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阀门进场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完成后应进行记录。
(2)安装前应清除阀口的封闭物及其他杂物。
(3)阀门的开关手轮应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水平安装的闸阀、截止阀的阀杆应处于上半周范围内。
(4)有安装方向的阀门应按要求进行安装,有开关程度指示标志的应准确。
(6)阀门吊装应平稳,不得用阀门手轮作为吊装的承重点,不得损坏阀门,已安装就位的阀门应防止重物撞击。
(8)焊接安装时,焊机地线应搭在同侧焊口的钢管上,不得搭在阀体上。
(9)安装完成后,进行两次或三次完全的开启以证明阀门是否能正常工作。
(10)焊接蝶阀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阀板的轴应安装在水平方向上,轴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不应大于 60°,不得垂直安装。
2)安装焊接前应关闭阀板,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11)焊接球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焊接球阀水平安装时应将阀门完全开启;垂直管道安装,且焊接阀体下方焊缝时应将阀门关闭。
2)球阀焊接过程中应对阀体进行降温。
(12)电动调节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之前应将管道内的污物和焊渣清除干净。
2)安装在露天或髙温场合时,应采取防水、降温措施。
3)安装在有震源的地方时,应采取防震措施。
4)应按介质流向安装。
5)宜水平或垂直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应对阀体采取支承措施。
6)安装好后四周应留有维修和拆卸空间,并应对阀门进行清洗。
(13)放气阀、除污器、泄水阀安装应在无损探伤、强度试验前完成,截止阀的安装应在严密性试验前完成。
(14)放气阀、泄水阀安装应朝向通道。
(15)除污器、泄水阀门出水口要指向集水坑,不允许垂直向下安装。
(16)泄水管不宜小于DN80。
(17)所有阀门手轮高于地面1.6m的需加设操作平台。
(18)截止阀安装后不宜频繁开启。
(19)阀门不得作为管道末端的堵板使用,应在阀门后加堵板,热水管道应在阀门和堵板之间充满水。

(三)补偿器安装
1.常用的补偿器形式
为了避免管道出现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应力破坏,保证管道在热状态下的稳定和安全,必须在管道上设置各种补偿器,以释放管道的热伸长及减弱或消除因热膨胀而产生的应力。
供热管网中常用补偿形式:
(1)自然补偿
①补偿原理:利用管道自身弯曲管段的弹性来进行补偿。
②特点:利用管道自身的弯头来进行补偿,是最简单经济的补偿,在设计中首先采用。但一般补偿量较小,且管道变形时产生横向位移。
(2)波纹管补偿器
①补偿原理:利用波纹管的可伸缩性来进行补偿。
②特点:补偿量大,品种多,规格全,安装与检修都较方便,被广泛使用。但其内压轴向推力大.价格较贵,且对其防失稳有严格的要求。
(3)球形补偿器
①补偿原理:利用球形的转向性来达到补偿的目的。
②特点:补偿能力大,空间小,局部阻力小,投资少,安装方便.适合在长距离架空管上安装。但热媒易泄漏。
(4)套筒补偿器
①补偿原理:利用套筒的可伸缩性来进行补偿。
②特点:补偿能力大,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流体阻力小,但热媒易泄漏,维护工作量大,产生推力较大。
(5)方形补偿器
①补偿原理:利用4个90°弯头的弹性来达到补偿的目的。
②特点:加工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但占空间大,局部阻力大。
另外还有一种补偿器,即旋转补偿器。它主要由旋转管、密封压盖、密封座、锥体连接管等组成,主要用于蒸汽和热水管道,设计介质温度为-60~485℃,设计压力为0~5MPa。这种补偿器安装在热力管道上需要两个或三个成组布置,形成相对旋转结构吸收管道热位移,从而减少管道应力。突出特点是其在管道运行过程中处于无应力状态。其他特点:补偿距离长,一般200~500m设计安装一组即可;无内压推力;密封性能好,由于密封形式为径向密封,不产生轴向位移,尤其耐高压。采用该型补偿器后,固定支架间距增大,为避免管段挠曲要适当增加导向支架,为减少管段运行的摩擦阻力,在滑动支架上应安装滚动支座。

2.补偿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核对每个补偿器的型号和安装位置,并应对补偿器的外观进行检查、核对产品合格证。
(2)补偿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变位,预变位完成后应对预变位量进行记录。
(3)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轴。安装操作时不得损伤补偿器,不得采用使补偿器变形的方法来调整管道的安装偏差。
(4)补偿器安装完毕后应拆除固定装置,并应调整限位装置。
(5)固定支架、导向支架、滑动支架等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完毕,达到设计强度;锚固点、锚固段具有足够的摩擦阻力,安装管道补偿器完毕后,方可进行系统试压。
(7)补偿器应进行防腐和保温处理,采用的防腐和保温材料不得腐蚀补偿器。
(8)波纹管补偿器安装应符合:轴向波纹管补偿器的流向标记应与管道介质流向一致;角向型波纹管补偿器的销轴轴线应垂直于管道安装后形成的平面。
(9)套筒补偿器安装应符合:采用成型填料圈密封的套筒补偿器,填料应符合产品要求;采用非成型填料的补偿器,填注密封填料时应按照产品要求依次均匀注压。
(10)直埋补偿器安装应符合:固定端应可靠锚固,活动端应能自由活动。
(11)一次性补偿器安装应符合:一次性补偿器与管道连接前,应按预热位移量确定限位板位置并固定;预热前应将预热段内所有一次性补偿器上的固定装置拆除;管道预热温度和变形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一次性补偿器的焊接。
(12)球形补偿器安装应符合:与球形补偿器相连接的两垂直臂的倾斜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伸部分应与管道坡度保持一致。
(13)方形补偿器安装应符合:水平安装时,垂直臂应水平放置,平行臂应与管道坡度相同;预变形应在补偿器两端均匀、对称地进行。
(14)自然补偿管段的预变位应符合:
1)预变位焊口位置应留在有利于操作的地方,预变位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2)完成下列工作后方可进行预变位:
①预变位段两端的固定支架已安装完毕,并应达到设计强度;
②管段上的支、吊架已安装完毕,管道与固定支架应已固定连接;
③预变位焊口附近吊架的吊杆应预留足够的位移余量;
④管段上的其他焊口已全部焊完并经检验合格;
⑤管段的倾斜方向及坡度符合设计规定;
⑥法兰、仪表、阀门等的螺栓均已拧紧。
3)预变位焊口焊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拆除预变位卡具。
4)管道预变位施工应进行记录。

二、换热站设施安装
(一)换热站简介
换热站(又称热力站、热力点)是供热管网的重要附属设施,是供热网路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
它的作用是根据热网工况和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将热网输送的热媒加以调节、转换,向热用户系统分配热量以满足用户需要;并根据需要,进行集中计量、检测供热热媒的参数和数量。
目前大多数用户的内部系统的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70℃,这是室外温度为最低时的温度。而一级管网从经济上考虑都是按较高的温度范围70~130℃运行的,这个中间转换的职能就由换热站完成。换热站的设施取决于供热介质的种类和用热装置的性质。
当热介质为蒸汽时,主要设施有集汽管、调节和检测供热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的仪表、换热器、凝结水箱、凝结水泵和水封等装置;
当供热介质为热水时,换热站的主要设施有水泵、换热器、储水箱、软化设备、过滤器、除污器、调节及检测仪器仪表等。
换热站制冷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还有一种组装式换热站(小成套机组)是集中供热系统中一种高效节能的新产品,它由板式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除污器、检测及控制系统组装为一体,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既能用于采暖及空调系统,又能用于生活热水系统,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低、重量轻、占地少、施工周期短、安装维修方便、运行可靠、噪声低的优点,而且组装式换热站一般都有自动控制调节系统,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

(二)换热站设施安装
1.土建与工艺之间的交接
管道及设备安装前,土建施工单位、工艺安装单位及监理单位应对预埋吊点的数量及位置,设备基础位置、表面质量、几何尺寸、高程及混凝土质量、预留套管(孔洞)的位置、尺寸及高程等共同复核检查,并办理书面交验手续。

2.换热站内设施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支、吊架位置及数量应满足设计及安装要求。
(2)安装前,应按施工图和相关建(构)筑物的轴线、边缘线、高程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
(3)应仔细核对一次水系统供回水管道方向与外网的对应关系,切忌接反。
(4)供热部分在施工时,如借用土建结构承重(受力)应征得土建结构设计部门的书面认可。
(5)站内设备一般采用法兰连接,管道连接采用焊接,焊缝的无损探伤检验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在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有关焊接质量检验的规定执行。
(6)站内管道安装应有坡度,最小坡度2‰。在管道髙点设置放气装置,低点设置放水装置。
(7)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底部锚固环钩的外缘与预留孔壁和孔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5mm;拧紧螺母后,螺栓外露长度应为2~5倍螺距;灌注地脚螺栓用的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基础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一级;拧紧地脚螺栓时,灌注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装设胀锚螺栓的钻孔不得与基础或构件中的钢筋、预埋管和电缆等埋设物相碰,且不得采用预留孔。
(8)换热设备安装的坡度、坡向应符合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换热设备本体不得进行局部切、割、焊等操作,换热器附近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满足拆装维修的需要。
(9)换热机组应进行接地保护。控制柜应配有保护接地排,机柜外壳及电缆槽、穿线钢管、设备基础槽钢、水管、设备支架及其外露金属导体等应接地。水表、橡胶软接头、金属管道的阀门等装置应加跨接线连成电气通路。机组不应有变形或机械损伤,紧固件不应松动。
(10)蒸汽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通向室外的排汽管,热水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接到安全地点的排水管,并应有足够的截面积和防冻措施确保排放通畅;在排汽管和排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排放管应固定牢固。
(11)泵的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独立、牢固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系统管道、阀门等的重量和附加力矩。
(12)对于水平吸入的离心泵,当入口管变径时,应在靠近泵的入口处设置偏心异径管。当管道从下向上进泵时,应采用顶平安装,当管道从上向下进泵时,宜采用底平安装。
(13)管道与泵或阀门连接后,不应再对该管道进行焊接和气割。
(14)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且应在有介质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泵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h。
(15)水箱安装坡度、坡向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水箱底面安装前应检查防腐质量,对缺陷应进行处理。
(16)水处理装置所有进出口管路应有独立支撑,不得使用阀体做支撑,每个树脂罐应设单独的排污管。
(17)换热站施工完成后,与外部管线连接前,管沟或套管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提示】
这部分知识点比较细碎,要加强复习和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