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313033《二建市政》 衬砌及防水施工要求

2K313033 衬砌及防水施工要求
【考点】衬砌及防水施工要求
一、防水结构施工原则
(一)相关规范规定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
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规定:
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复合式衬砌与防水体系
(1)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通常采用复合式衬砌设计,衬砌结构是由初期(一次)支护、防水层和二次衬砌所组成。
(2)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的复合式衬砌,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辅加防水层组成防水体系,以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洞、预埋件、桩头等接缝部位混凝土及防水层施工为防水控制的重点。

二、施工方案选择
(1)施工期间的防水措施主要是排和堵两类。
(2)衬砌背后可采用注浆或喷涂防水层等方法止水。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试验进行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修正各项参数。

三、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施工
(1)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施工应优先选用射钉铺设。
(2)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1)二次衬砌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不但承担防水作用,还要和钢筋一起承担结构受力作用。
2)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应采用组合钢模板体系和模板台车两种模板体系。对模板及支撑结构进行验算,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发生变形和下沉。
3)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模筑,两侧边墙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底部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两侧对称,水平浇筑,不得出现水平和倾斜接缝;如混凝土浇筑因故中断,则必须采取措施对两次浇筑混凝土界面进行处理,以满足防水要求。

2K313034 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
【考点】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
一、适用条件与基本规定
(一)适用条件
(1)小导管注浆支护加固技术可作为暗挖隧道常用的支护措施和超前加固措施。
(2)在软弱、破碎地层中成孔困难或易塌孔,且施作超前锚杆比较困难或者结构断面较大时,宜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和超前预加固处理方法。
(二)基本规定
(1)小导管支护和超前加固必须配合钢拱架使用。
(2)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钻设角度。
(3)在条件允许时,应配合地面超前注浆加固;有导洞时,可在导洞内对隧道周边进行径向注浆加固。

二、技术要点【必考】
(一)小导管布设
(1)常用设计参数:超前小导管应选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钢管直径 40~50mm,小导管的长度宜为3~5m,具体长度、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小导管其端头应封闭并制成锥状,尾端设钢筋加强箍,管身梅花型布设Ф6~Ф8mm的溢浆孔。
(3)超前小导管应沿隧道拱部轮廓线外侧设置,根据地层条件可采用单层、双层超前小导管;其环向布设范围及环向间距由设计单位根据地层特性确定;安装小导管的孔位、孔深、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4)超前小导管应从钢格栅的腹部穿过,后端应支承在己架设好的钢格栅上,并焊接牢固,前端嵌固在地层中。前后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支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导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后方可施工。

(二)注浆材料
(1)应具备良好的可注性,固结后应有一定强度、抗渗性、稳定性、耐久性且收缩小;浆液须无毒。
注浆材料可采用改性水玻璃浆、普通水泥单液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超细水泥等四种注浆材料。
一般情况下改性水玻璃浆适用于砂类土,水泥浆和水泥砂浆适用于卵石地层。
(2)浆液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强度等级 P. O 42.5级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
2)水玻璃:浓度40~45°Bé。
3)外加剂:视不同地层和注浆工艺进行选择。
(3)注浆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工程条件,经试验确定。

(三)注浆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
(2)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挤压、渗透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
(3)注浆顺序:应由下而上、间隔对称进行;相邻孔位应错开、交叉进行。
(4)渗透法注浆压力:注入压力应保持在0.1~0.4MPa,注浆终压应由地层条件和周边环境控制要求确定,一般宜不大于0.5MPa。每孔稳压时间不小于2min。劈裂法注浆压力应大于0.8MPa。
(5)注浆速度应不大于30L/min。
(6)注浆施工期应进行监测,监测项目通常有地(路)面隆起、地下水污染等,特别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注浆浆液溢出地面或超出注浆范围。
【提示】
掌握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