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311022《二建市政》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求

2K311022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求
一、路基材料与填筑
(一)材料要求
(1)填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不应使用沼泽土、泥炭土、有机土。
(二)填筑
(1)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0mm。
(2)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重要】
(一)试验段
(1)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前,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或基层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
(2)试验目的主要有:
1)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地质条件、工程量大小、工期要求、作业环境等。
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二)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
(1)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
(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0m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3)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0~800m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三)路基压实
(1)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2)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三、土质路基压实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
(6)没有对前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
(8)填土颗粒过大(粒径大于100m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2.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0.75m )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2.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3.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
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四、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
(1)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
(2)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
(3)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
(4)路基顶面(路床)应进行压实度和弯沉值检测,并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要求。

【考点】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
一、工程用土分类
按照土的坚实系数分类:
(一)一类土(松软土):坚实系数为0.5~0.6。
(二)二类土(普通土):坚实系数为0.6~0.8。
(三)三类土(坚土):坚实系数为0.8~1.0。
(四)四类土(砂砾坚土):坚实系数为1.0~1.5。
(五)五类土(软石):坚实系数为1.5~4.0。
【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二、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
(1)含水量ω: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即ω=Ww/Ws,(%);
(2)天然密度ρ: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即ρ=W/V,(g/cm,t/m);
(3)孔隙比e: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即e=Vv/Vs;
(4)孔隙率n: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即n=Vv/V,(%);
(5)塑限ωp: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性。
(6)液限ωL:土由可塑状态转为流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液性上限,称为液性界限,简称液性;
(7)塑性指数Ip: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Ip=ωL-ωp,即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表征土的塑性大小。(8)液限指数IL: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性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IL=(ω-ωp)/Ip,IL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IL<0坚硬、半坚硬状态,0≤IL<0.5硬塑状态,0.5≤IL<1.0软塑状态,IL≥1.0流塑状态。
(8)液限指数IL: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性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IL=(ω-ωp)/Ip,IL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IL<0坚硬、半坚硬状态,0≤IL<0.5硬塑状态,0.5≤IL<1.0软塑状态,IL≥1.0流塑状态。

三、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一)不良土质路基处理的分类:
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等三类。
(二)路基处理的方法
根据其作用和原理,大致分为六类。
(1)碾压与夯实
①处理方法: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振动夯实,强夯(动力固结);
②原理及作用:利用压实原理通过机械碾压、夯击,把表层地基压实;强夯则利用强大的夯击能,在地基中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动应力,迫使土动力固结密实;
③适用范围: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杂填土等,对饱和黏性土应慎重采用;
(2)换土垫层
①处理方法:砂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矿渣垫层;
②原理及作用:以沙土、素土、灰土、矿渣等强度较高的材料,置换地基表层软弱土,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扩散应力,减小沉降量。
③适用范围: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处理
(3)排水固结
①处理方法:天然地基预压,砂井预压,塑料排水板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
②原理及作用:在地基中设竖向排水体,加速地基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加速沉降发展,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
③适用范围:适用于饱和和软弱土层,对于渗透力极强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4)振密、挤密
①处理方法:振冲挤密,灰土挤密桩,沙桩,石灰桩,爆破挤密;
②原理及作用: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通过振动或挤密,使土体的空隙减少,强度提高;必要时,在振动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灰土、素土等,与地基土组合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③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
(5)置换及拌入
①处理方法:振冲置换,深层搅拌,高压喷射注浆,石灰桩等;
②原理及作用:采用专门的技术措施,以砂、碎石等置换软弱土地基中的部分软弱土,或在部分软弱土地基中掺入水泥、石灰或砂浆等形成加固体,与未处理部分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③适用范围:黏性土、冲填土、粉砂、细砂等;振冲置换法在不排水剪切强度Cu<20kPa时慎用;
(6)加筋
①处理方法:土工聚合物加筋,锚固,树根桩,加筋土;
②原理及作用:在地基或土体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钢片等加筋材料,使地基或土体能承受抗拉力,防止断裂,保持整体性,提高刚度,改变地基土体的应力场和应变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改善变形特性;
③适用范围:软弱土地基、填土及陡坡填土、砂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