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311012《二建市政》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2K31101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必会】
城镇道路的沥青路面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二、沥青路面性能要求【重要】
(一)垫层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二)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1)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2)不透水性好。
(3)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
(三)面层
面层的使用要求指标:
1.平整度
2.承载能力(表 2K311012)
3.温度稳定性
4.抗滑能力
5.透水性
6.噪声量
降噪排水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OGFC沥青混合料
中面层、下(底)面层: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考点】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材料
一、结构组成【重要】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所构成。)
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
(1)悬浮—密实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AC型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2)骨架—空隙结构:该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较低。
(沥青碎石混合料(AM)和 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
(3)骨架—密实结构:该结构不仅内摩擦角φ较高,黏聚力c也较高,是综合以上两种结构优点的结构。
(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简称SMA)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二、主要材料与性能
(一)沥青
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性能:
(1)适当的稠度:条件粘度;
(2)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开裂):延度;
(3)足够的温度稳定性;
(4)较好的大气稳定性;
(5)较好的水稳性。
(二)粗集料
(2)粗集料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具有憎水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应大于或等于4级,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应大于或等于3级。
(3)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表面层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2.0%。
(4)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
(三)细集料
(2)细集料应是中砂以上颗粒级配,含泥量小于 3%~5%。
(3)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四)矿粉
(1)应采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成。
(2)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五)纤维稳定剂
(2)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3)纤维稳定剂应在25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

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重要】
(一)普通沥青混合料(即AC型沥青混合料)
适用于城镇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等场所。
(二)改性沥青(Modifiedbitumen)混合料
(1)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加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混合料。
(3)适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三)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masticasphalt,简称SMA)
(1)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
(2)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宜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
(3)适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四)改性(沥青)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1)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合比采用SMA结构形式。
(3)适用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客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严格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提示】
这部分是选择题考点,复习时注意复习的思路和方法。沥青路面性能要求和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要重点掌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