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320070《二建建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A320070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A320071基坑工程安全管理
【考点】基坑工程安全管理
1)基坑(槽)支护的主要方式
简单水平支撑;钢板桩;水泥土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土钉;锚杆;地下连续墙;逆作拱墙;桩、墙加支撑系统;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
2)地下水的控制方法
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
3)基坑渗水处理
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
4)支护位移过大的处理方法
①重力式支护结构: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垫层加厚、加设支撑;
②悬臂式支护结构: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
③支撑式支护结构:降低地下水、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

2A320072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
【考点】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
1)架体要求
2)扫地杆要求
①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②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③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④当立杆的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考点】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1)组织人员
①项目经理组织;
②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
③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检查和验收阶段
①基础完工后,脚手架搭设前;
②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③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④达到设计高度后;
⑤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
⑥冻结地区解冻后;
⑦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
①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②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③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④架体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⑤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
【提示】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应作为考试的重点进行学习,特别是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程序,在安全管理的章节内脚手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考生进行重点学习。

【例题1·案例题】【2018】
背景资料:
某企业新建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建筑高度55m,地下建筑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21000m2,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层大厅高12m,长32m,大厅处有3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合同约定:“??工程开工时间为2016年7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0月31日。总工期488天;冬期停工 35天,弱电、幕墙工程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与幕墙单位签订了专业分包
合同。总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安装了一台塔吊用于垂直运输,在结构、外墙装修施工时,采用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对项目安全进行检查,发现外脚手架存在安全隐患,责令项目部立即整改。大厅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浇筑完成 25天后,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随即安排作业人员拆除了梁底模板并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外墙装饰完成后,施工单位安排工人拆除外脚手架。在拆除过程中,上部钢管意外坠落击中下部施工人员,造成1名工人死亡。

【问题】
1.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哪些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2.项目部应在哪些阶段进行脚手架检查和验收?
3.预应力混凝土梁底模拆除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安全事故分几个等級?本次安全事故属于哪种安全事故 ?当交叉作业无法避开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应重点落实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
(1)总包单位应对承揽分包工程的分包单位进行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关人员安全生产资格的审查。
(2)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
2.脚手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
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
6)冻结地区解冻后;
7)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不妥之处一: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随即安排作业人员拆模。
理由:生产经理应该向项目技术负责人申请拆模,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才能拆模。
不妥之处二: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
理由: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是否达到规定强度判定。
不妥之处三:安排作业人员拆除了梁底模板并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
理由: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4.(1)安全事故分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及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
(2)本次安全事故属于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交叉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①交叉作业人员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要做到上部与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错开,使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处在上部落物的可能坠落半径范围以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安全隔离层进行防护。
②在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作业点下方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防止落物伤人。拆下的模板等堆放时,不能过于靠近楼层边沿,应与楼层边沿留出不小于 1m的安全距离,码放高度也不得超过1m。
③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都应搭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交叉作业,通道口应设双层防护棚进行防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