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311011《二建建筑》民用建筑构造要求

2A311011民用建筑构造要求
一、民用建筑分类
建筑物通常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公共建筑是供人
们进行各类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的建筑物,如图书馆、车站、办公楼、电影院、宾馆、医
院等。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1-3为低层,4-6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为高层;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24m为单层和多层,>24m为高层(不包括高度大于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加避难层)。

【提示】
住宅主要按层数划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公寓、宿舍、公共建筑依据24米进行划分;
单层公共建筑无论高度多少,永远是单层。
二、建筑的组成
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
1.结构体系:一般将其分为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
上部结构指基础以上部分的建筑结构,包括墙、柱、梁、屋顶等;
地下结构指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2.围护体系: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
3.设备体系:通常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智能系统。

【提示】建筑体系组成要理解含义:结构体系与结构受力相关,维护体系起遮挡和隔离作用,设
备体系与居住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民用建筑的构造
1.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
荷载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建筑标准。
2.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3.民用建筑的主要构造要求
(4)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
当楼盖、屋盖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
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下缘或管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
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