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312030《二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2B312030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考点】水泥混凝土路面用料要求【重要】
一、水泥
1.极重、特重、重交通: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
2.中、轻交通:矿渣硅酸盐水泥;
3.低温:早强型水泥;
4.高温:普通型水泥;
5.不掺粉煤灰:宜使用强度等级32.5级及以下的水泥;
6.掺入粉煤灰:只能使用道路、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
7.选材要求:弯拉强度、耐久性、工作性;
8.机械化铺筑:宜选用散装水泥;
9.检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二、粉煤灰和其他掺合料
①不得掺用结块或潮湿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粉;
②质量不应低于Ⅱ级要求;
③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进货应有检验报告;
④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使用前经试配检验,确保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指标合格。

三、粗集料
要求:质地坚硬、耐久、洁净
极重、特重、重交通:应不低于Ⅱ级的要求
中、轻交通:可使用Ⅲ级粗集料
路面和桥面:不得使用不分级的集料(2~4个粒级掺配)

四、细集料
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天然砂和机制砂;天然砂宜为中砂;

五、水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
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

六、外加剂
1.品种: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阻锈剂等。
2.有抗冰(盐)冻要求地区,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路缘石、路肩及贫混凝土基层必须使用引气剂;无抗冰(盐)冻要求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面混凝土中应使用引气剂。
3.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混凝土宜选用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可调控凝结时间的复合型减水剂。
高温施工宜使用引气缓凝(保塑、高效)减水剂;低温施工宜使用引气早强(高效)减水剂。
4.处在海水、海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环境的或冬季洒除冰盐的路面或桥面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中宜掺阻锈剂。

七、钢筋
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
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用砂轮打磨掉毛刺,并加工成2-3mm圆倒角。

八、钢纤维
单丝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宜小于600MPa。

九、接缝材料
常温施工式填缝料:聚(氨)酯、硅树脂类,氯丁橡胶泥类,沥青橡胶类等。
加热施工式填缝料:沥青玛蹄脂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等。

十、其他材料
养护剂:不得采用水玻璃为主要成分;白色胶体,不宜无色。
【提示】此考点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材料的一般规定,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目,重点掌握水泥、粉煤灰、粗集料、细集料的要求,了解其他几种材料要求。

【考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必会】
1.小型机具铺筑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支模板→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摊铺→振捣→整平→接缝设置(纵缝、横缝)→抗滑构造施工→养生→灌缝→开放交通。
2.滑模摊铺机铺筑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摊铺→接缝设置(纵缝、横缝)→抗滑构造施工→养生→灌缝→开放交通。

一、小型机具铺筑
(一)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
1.施工模板应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轨模或钢制边侧模板,不应使用木模板、塑料模板等易变形模板。
2.纵横曲线路段应采用短模板,每块模板中点应安装在曲线切点上。
3.模板与混凝土拌合物接触表面应涂脱模剂。
4.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  8.0MPa方可进行。
(二)混凝土拌合物搅拌
1.搅拌楼的配备,应优先选配间歇式搅拌楼,也可使用连续搅拌楼。
2.每台搅拌楼在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拌。
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楼搬迁安装后,均应重新标定。
施工中应每 15d校验一次搅拌楼计量精确度。
(三)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
运输到现场的拌和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不同摊铺工艺的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时间控制的规定。不满足时应通过试验、加大缓凝剂或保塑剂的剂量。
(四)混凝土振捣(小型机具施工)
1.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
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
2.在振捣棒已完成振实的部位,可开始振动板纵横交错两遍全面提浆振实,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块振动板。
3.振动板移位时,应重叠  100~200mm,振动板在一个位置的持续振捣时间不应少于15s。

二、滑模摊铺机铺筑
(一)一般规定
1.摊铺机基层上行走时,基层侧边缘到摊铺面层边缘宽度不宜小于  650mm。
2.局限:上坡纵坡大于5%、下坡纵坡大于6%、平面半径小于50m或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不宜采用。
3.传力杆和胀缝拉杆钢筋宜采用前置支架法施工,也可采用滑模摊铺机配备的自动插入装置
(DBI)施工。
5.路面中设传力杆钢筋支架、胀缝钢筋支架时,布料应采用侧向上料的布料机或供料机。
铺筑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布料可使用轻型挖掘机或推土机。
(二)准备工作
摊铺面层前,应准确架设基准线:
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单向坡双线基准线;横向连接铺筑时,连接一侧可依托已铺筑成的路面,另一侧设置单线基准线。
②二级公路双向坡路面时,设置双线基准线,滑模摊铺机底板应设置为路拱形状。
③基准线桩纵向间距直线段不宜大于 10m,桥面铺装、隧道路面及竖曲线和平曲线路段以为5~10m。
④单根基准线的最大长度不宜大于450m。架设长度不宜大于300m。
⑤基准线宜使用钢绞线。
⑥基准线设置后,应避免扰动、碰撞和振动。多风季节施工,宜缩小基准线桩间距。

(三)面层铺筑
1.振捣棒应均匀排列,间距宜为  300?450mm;两侧最边缘振捣棒与摊铺边缘距离不宜大于200mm。
2.摊铺机前布料应用机械完成,布料高度应一致,不得采用翻斗车直接卸料的方式。
不得在支架顶面直接卸料。传力杆以下的混凝土宜在摊铺前采用手持振捣棒振实。
3.滑模摊铺机起步时,应先开启振捣棒,在  2~3min内调整振捣到适宜振捣频率,使进入挤压底板前缘拌和物振捣密实,无大气泡冒出破灭,方可开动滑模机平稳推进摊铺。当天摊铺施工结束,摊铺机脱离拌和物后,应立即关闭振捣棒组。
4.滑模摊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作业。摊铺速度可在0.75-2.5m/min之间选择,宜采用1m/min。
5.当拌合物稠度发生变化时,宜先采取调振捣频率的措施,后采取改变摊铺速度的措施。
6.抗滑纹理做毕应立即开始保湿养护,养护龄期不应少于5d。
7.面层出现条带状麻面现象时,应停机检查振捣棒是否损坏;振捣棒损坏时,应更换振捣棒。
摊铺面层上出现发亮的砂浆条带时,应检查振捣棒位置是否异常;振捣棒位置异常时,应将振捣棒调整到正常位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