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312012《二建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1)

2B312012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必会】
一、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及添加剂:
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6h~10h;掺加缓凝剂、早强剂应进行试验验证。
2.石灰: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磨细消石灰)应不低于Ⅱ级技术要求;二级及以下公路Ⅲ级。
3.粉煤灰等工业废渣
(1)煤矸石、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及其他冶金矿渣等使用前应崩解稳定,通过不同龄期下强度和模量试验以及温度收缩和干湿收缩试验等评价混合料性能。
(2)水泥稳定煤矸石不宜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4.水:饮用水直接使用、非饮用水水质检验。
5.粗集料
(1)用作被稳定材料的粗集料宜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也可直接采用天然砾石。
(2)应选择适当的碎石加工工艺,原石粒径应为破碎后碎石公称最大粒径 3倍以上。高速公路基层用碎石,应采用反击破碎。
(3)级配碎石或砾石用作基层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粒径要求≤26.5mm;二级及以下公路粒径要求≤31.5mm;用作底基层时≤37.5mm。
6.细集料: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颗粒级配。
7.材料分档与掺配
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或砾石,应由不少于4种规格的材料掺配而成。
8.混合料组成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
①选择级配范围;
②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
③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2)生产配合比设计
①料仓工料比例;
②水泥稳定材料容许延迟时间;
③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④混合料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3)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指标:重型击实方法或振动压实方法。
(4)用于基层的无机结合稳定材料,强度满足要求,宜检验抗冲刷和抗裂性能。
(5)施工过程中,材料品质或规格、品种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材料组成设计。

二、混合料生产、摊铺及碾压
(一)一般规定
(1)施工工艺流程
可以根据道路等级与材料选择厂拌与路拌两种方法。
(2)每日施工作业段长度:
宽度在11~12m时,取500m;宽度>12m时,相应缩短。
施工作业段影响因素包括:
①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生产效率和数量;
②施工人员数量及操作熟练程度;
③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④水泥的初凝时间和延迟时间;
⑤减少施工接缝的数量。
(3)水泥类:宜在2h之内完成碾压成型,应取混合料的初凝时间与容许延迟时间较短的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4)石灰类:宜在当天碾压完成,最长不应超过 4d。
(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结构层施工气候环境:
①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日最低气温>5℃);
②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前15?30d完成施工。
③应避免在雨期施工。
(7)应将室内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干密度作为压实度评价的标准密度。
(8)对级配碎石材料,基层压实度应不小于99%,底基层压实度应不小于97%。
(二)机械配置
(1)基层材料的拌合设备:集中拌合(厂拌)采用成套的稳定土拌合设备,现场拌合(路拌)采用稳定土拌合机。
(2)摊铺平整机械:包括拌合料摊铺机、平地机、石屑或场料撒布车。
(3)装运机械:装载机和运输车辆。
(4)压实设备:压路机。
(5)清除设备和养护设备:清除车、洒水车。
(三)混合料集中厂拌与运输
1.拌合站设置
1)拌合站选址
(1)应满足用地合法,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无高频、高压电源及其他污染源;离集中爆破区 500m以外;不得占用规划的取、弃土场。
(2)尽量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并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下风向。
2)场地建设
(1)集中布置,宜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入口设置彩门和值班室。
(2)合理划分拌合作业区、材料量区、材料库、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集料堆放区及生活区,内设洗车池(洗车台)、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生活区应与其他区隔离。
(3)场地(含堆料区、加工区)应做硬化处理,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基础不好的道路应增设碎石掺石屑垫层,场内排水宜按照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预设不小于1.5%的排水坡度,四周宜设置砖砌排水沟,并采用 M7.5砂浆抹面。
(4)拌合站各罐体宜连接成整体,安装缆风绳和避雷设施,每一个罐体应喷涂成统一的颜色,并绘制项目名称及施工单位名称,两者竖向平行绘制。
3)原材料堆放要求
(1)砂石料: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场存放,每区醒目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并采用隔墙分隔,隔墙高度应确保不串料(≥2.5m),储料仓预留一定空间方便装载机上料。
(2)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储料场底应高于外部地面,修筑成向外顺坡(不小于 3%)。搭设顶棚,宜采用轻型钢结构,高度一般不宜低于 7m。
(3)所有拌合机的集料仓应搭设防雨棚,并设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低于 100cm,确保不串料。
4)拌合设备要求
(1)混凝土拌合应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合设备应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外掺剂计量应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禁止采用流量或人工计量方式。
(2)水稳拌合应采用强制式拌合机,设备具备自动计量功能,加水量的计量应采用流量计的方式。
(3)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合机。
(4)拌合站计量设备应通过当地有关部门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5)拌合站应根据拌合机的功率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确保拌合站有可靠的电源使用。
5)其他要求
(1)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应有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2)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整洁。
(3)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4)严禁装载机铲料时铲底。地面应定期洒水,对粉尘源进行覆盖遮挡。
(5)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料时,应保证材料罐顶的密封性能,预留通气孔应设有降尘措施;当粉尘较大时,应暂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后方可继续。
(6)纤维材料、抗车辙剂、抗剥落剂等外加剂必须采用仓库存放,地面设置架空垫层,高度为离地面30cm,以免受潮。
2.拌合过程控制:
(1)拌和设备的料仓数目应与规定匹配,宜增加 1个。
(2)气温高于30℃时,水泥入缸温度宜不高于50℃(降温措施);低于15℃,入缸温度应不低于10℃。
3.出料运输:
(1)天气炎热或运距较远时宜适当增加含水率(中、粗粒材料增加0.5~1.0个百分点;细粒材料1~2);
(2)运输车数量:工程量的大小、运距的长短。
(3)装料前应清理干净车厢,不得存有杂物。
(4)装好料后箱体用篷布覆盖严密。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特殊要求:
(1)宜采用两次拌和的生产工艺(或间歇式拌和),拌和时间应不少于15s。
(2)从拌合站取料,每隔 2h测含水率,4h测结合料剂量。
(3)水泥稳定材料从装车到运输至现场,时间宜不超过1h,超过2h时应作为废料处置。
5.摊铺机摊铺与碾压
(1)混合料碾压成型后每层的摊铺 160mm~200mm。
(2)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面结构层。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下层质量出现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
(3)下承层处理:
①稳定细粒材料:
先拉毛或采用凸块式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
②稳定中、粗粒材料:
先清理干净,并洒铺水泥净浆,再摊铺上层。
(4)摊铺机械: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材料摊铺机。
(5)采用两台摊铺机并排摊铺时,两台摊铺机的型号及磨损程度宜相同。在施工期间,前后最大间距10m,纵向重叠300~400mm。
(6)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及时铲除局部粗集料堆积或离析的部位,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摊铺过程中宜设立纵向模板。
(8)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率的状态下碾压。
(9)采用钢轮压路机初压时,机械匹配如下:
双钢轮压路机稳压 2~3遍→35t的重型振动压路机、18~21t三轮压路机或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
(10)采用胶轮压路机初压时,机械匹配如下:
25t以上的重胶轮压路机稳压1~2遍(错轮<1/3的轮迹带宽度)→重型振动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
(11)稳定细粒材料最后碾压收面应该采用凸块式压路机。
(12)在碾压过程中出现软弹现象时,应及时将该路段混合料挖出,重新换填新料碾压。
(13)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严禁随意停放,应停放在已碾压完成的路段。
(14)混合料摊铺时,应保持连续。对水泥稳定材料,因故中断时间大于2h时,应设置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处理流程如下:
①末端整齐,放置两根方木→②方木另侧用砾石或碎石回填(约3m长,高出方木2?3cm),并碾压密实→③重新摊铺前,去除砾石或碎石和方木,清扫下承层→④重新摊铺混合料→⑤摊铺中断大于2h且未处理时,未经压实铲除,并将已碾压合格末端切垂直,再摊铺新料。
(15)摊铺时宜避免纵向接缝,分幅摊铺纵向接缝处应加强碾压。纵缝施工规定如下:
①纵缝应垂直相接,严禁斜接。
②在前一幅摊铺时,设方木或钢模板支撑,高度相同。
③应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