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311050《二建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B311050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就单一质量问题而言,分析思路如下:
(1)原材料选择是否恰当;
(2)所施工结构层特点:基面处理、连接处理、特殊位置、特殊气候等;
(3)施工工艺流程。

【考点】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重要】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
(一)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原地面未处理(浮土、松软层):松软或干燥起尘时,彻底处置符合要求;
2.土粒径问题:选择好的粗粒土;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层度≤0.2m,床顶最后一层≤0.15m;
3.土种类多,混填: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层厚≥0.5m;
4.含水量不符: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碾压;含水量均匀;
5.压实机械与土不匹配:选用匹配的;
6.压实遍数不合理碾压不均匀:符合规范要求;进退有序,轮迹重叠;搭接超压;
(二)治理措施
含水量不宜,洒水或翻晒;土质不宜清除或换填;弹簧土翻晒或掺灰,含水
量适宜后碾压或挖除换填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
(一)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填筑宽度不足:超宽填筑;
2.碾压不到边:机具碾压到边;
3.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叠宽和超压长;
4.三轮碾压,边缘带(0~75cm)频率低: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
(二)治理措施
1.校正坡脚线位置,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2.亏坡补宽时应开挖台阶填筑,严禁贴坡。

三、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年限内;
2.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妥善处治;
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清淤彻底,填料选择,分层压实;
4.顶面排水不畅: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水稳定性;
5.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差的填下,做成4%的双向横坡;
6.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减轻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
7.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陡于1:5时  ,原地面开挖反坡台阶;
8.纵坡大于12%的,未纵向水平分层填筑: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
9.填土速率快;施工沉降、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酌情控制填土速率,加强观测,及时发现滑坡;
10.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11.边坡植被不良:重视边坡植被防护;

【考点】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按一般路堤设计,未验算稳定性、路基承载沉降:按规范要求进行特殊设计,进行验算;
2.地基处理不彻底,压实度不够:进行场地清理,基底改善加固处理;
3.地质不良,且未作地基孔隙水压力观察:注意观察;原地面以上1-2m高不得填细粒土;
4.受水浸泡部分边坡陡,填料上质差:采用水稳性及透水性好的,不宜陡于1 :2;
5.随意增大填筑层厚度,压实不均匀:严控最大粒径、强度;控制碾压含水量、遍数;
6.两侧超填宽度不够:两侧超填30--50cm,逐层填压密实,后削坡整形;
7.固结沉降:沉降预留超高,先施工,留足填土固结时间;

【考点】路基开裂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纵向开裂
(一)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清表不彻底,存在软弱层:彻底,消除软弱层;超载预压预防不均匀沉降;
2.沟、塘清淤不彻底: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分层摊铺、碾压;
3.路基压实不均: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4.新旧路基结合部末挖台阶或不足:地面横坡>1:5,挖≥1.0m的台阶并压实;
5.半填半挖路段未设置台阶并压实:地面横坡>1:5,挖≥1.0m的台阶并压实;
6.差异较大的土石料,纵向分幅填筑:水平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7.因边坡过陡、行车渠化、频振:严控路基边坡,杜绝亏坡现象;

二、路基横向裂缝
(一)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填料液限>50、塑性>26:禁用;
2.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分层填筑,同层不得混填;
3.路基顶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两段交接处应按要求处理;
4.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相差悬殊:严控每层的标高、平整度,压实厚度≥8cm;
5.结构物基底沉降或涵背回填压实度:检查基底承载力,每层厚15cm,小型机具;

三、路基网裂、
(一)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合格的填料,或掺石灰、水泥改性处理;
2.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成型未覆盖:控制填土最佳含水量时碾压;
3.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加强养护,避免水分损失;
4.路基下层土过湿:采取换填土或掺加生石灰粉等技术措施处理;设备匹配合理,施工衔接紧凑;
【提示】此部分内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理解病害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掌握所对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