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311018《二建公路》特殊路基施工技术(2)

2B311018特殊路基施工技术(2)

5.粒料桩
粒料桩可采用振冲置换法或振动沉管法成桩。
1)振冲置换法:
当振冲器达到设计的加固深度后,宜停留 1min,然后将振冲器上提至孔口。重复振冲下沉、提升两三次扩大孔径并使孔内泥浆变稀后,方可开始填料制桩。
施工工艺流程:整平地面→振冲器就位对中→成孔→清孔→加料振密→关机停水→振冲器移位。
2)振动沉管法:
振动沉管法成桩可采用一次拔管成桩法、逐步拔管成桩法和重复压管成桩法三种工艺。
留振时间为10~20s。

6.加固土桩
加固土桩包括粉喷桩与浆喷桩。
施工机械必须安装喷粉(浆)量自动记录装置,并应对该装置定期标定。应定期检查钻头磨损情况,当直径磨损量大于 10mm时,必须更换钻头。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
粉喷桩施工规定:
(1)钻进过程中保持连续喷射压缩空气,保证喷灰口不被堵塞,钻杆内不进水。
(2)提升钻杆、喷粉搅拌时,应使钻头反向,边旋转、边喷粉、边提升;当钻头提升至距离地面0.3~0.5m,可停止喷粉。
(3)对桩身从地面开始1/3~1/2桩长并不小于5m的范围内或桩身全长进行复搅。
(4)喷粉量不足时,应整桩复打,复打的喷粉量应不小于设计用量。当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致使喷粉中断时,必须复打,复打重叠桩段长度应大于 1m。
(5)出现沉桩时,孔洞深度在<1.5m,可用8%的水泥土回填夯实;孔洞深度≥1.5m的,可先将孔洞用素土回填,然后在原位补桩,补桩长度应超过孔洞深度0.5m。
浆喷桩施工规定:
(1)超过2h的浆液应废弃。
(2)提升钻杆、喷浆搅拌时,应使钻头反向,边旋转、边喷浆、边提升。当钻头提升至距离地面1m时,宜用慢速提升;当喷浆口即将出地面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保证桩头搅拌均匀。
(3)对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桩身进行复搅。
(4)当发现喷浆量不足时,应整桩复打。当施工中因故停浆时,应使搅拌头下沉至停浆面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当停机超过 3h时,应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后方可继续施工,防止浆液硬结堵管。

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
1)工艺流程
2.施工规定
(1)首次投料量应使管内混合料面与投料口平齐。桩顶超灌高度不宜小于 0.5m。
(2)设计高程留振10s左右,边振动边拔管。拔管过程中不得反插。
(3)当设计桩距较小时,宜按隔桩跳打的顺序施工。施打新桩与已打桩间隔的时间不应少于7d。

8.刚性桩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预应力混凝土簿壁管桩试桩数量不得少于 2根。
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宜采用静力压桩机施工,也可采用锤击沉桩机施工,施工现场应配有起吊设备,其起吊能力宜大于5t。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宜采用振动沉管设备施工。
1)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施工规定
(1)沉桩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宜采用经纬仪进行垂直度控制。
(2)每根桩宜一次性连续沉至控制高程,沉桩过程中停歇时间不应过长。
(3)沉桩过程中遇到较难穿透的土层时,接桩宜在桩尖穿过该土层后进行。
2)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施工规定
(1)每次沉管前先在管腔内灌入高度不小于1m的混凝土,防止沉管过程中地下水或泥浆进入管腔内。
(2)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桩顶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5m。
(3)成桩过程中,每个台班应做不少于一组(3个)试块(边长150mm的立方体),测定其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

9.爆炸挤淤
安全规定:
爆炸施工前,从事爆破工作的施工单位应取得当地公安部门核发的爆破作业许可证,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应持证上岗。
起爆前必须在起爆点外布设警戒线,警戒距离不得小于 300m。必须在确认警戒范围内无人员、车辆及其他安全隐患时方可起爆。每炮准爆率不应低于90%,否则应重新补爆一次。

10.路堤地基隔离墙
适用:相邻两路堤之间,或已建成路堤与拓宽路堤之间出现相互干扰,对地基渗流、变形、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情况下的隔离。
防渗性隔离墙:相邻路堤,当待建路堤采用降水预压、真空预压、强化固结等处理方法或深井降水等工程措施。
支挡型隔离墙:其他情况隔离新老路基相互干扰。

11.强夯和强夯置换
在强夯能级不变的条件下,宜采用重锤、低落距。
1.强夯
①适用范围:碎石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蒙古性土、杂填土和软土等地基;
②处理范围:超出路堤坡脚,不宜小于3m;
③要求:地基中设竖向排水体;地下水较高,强夯前采取降水措施;
④施工规定:
Ⅰ.强夯前应在地表铺设一定厚度垫层(坚硬粗颗粒:碎石、矿渣);
Ⅱ.主夯、副夯、满夯;
Ⅲ.夯击时间间隔:渗透性差粘性土---21d;粉性土地基--------7d;渗透性好地基------3d;
Ⅳ.夯击次数按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Ⅴ.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夯坑不应过深而造成提锤困难;
2.强夯置换
①适用范围: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软粘土地基,处理深度不宜大于7m;
②处理范围:坡脚外增加一排置换桩;
③要求:桩顶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  0.5m的粒料垫层,材料可与桩体材料相同;
④施工规定:
Ⅰ.夯击次数通过现场试夯并满足:置换桩穿透软土层;累计夯沉量为设计桩长的1.5-2.0倍;前后平均夯沉量满足施工规定;
Ⅱ.按照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方式施工;
Ⅲ.桩体材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等坚硬粗颗粒材料;

(二)软土地区路堤施工技术要点
1.宜在旱季或冬季进行。
2.弃土应合理堆放,妥善处理,宜利用荒地弃土。积水不得污染水源、农田。
3.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施工中必须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
4.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  10?15m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控制路堤稳定性。
5.路面铺筑必须待沉降稳定后进行。沉降稳定的标准应采用双标准控制,即推算的工后沉降应小于设计容许值,同时连续2个月观测每月沉降不超过5mm。
【提示】各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及施工流程要理解掌握,尤其以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为重点内容。了解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内容需准确记忆,考查的形式多样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