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208023《二建法规》民事诉讼的证据和诉讼时效

2Z208023民事诉讼的证据和诉讼时效(★★★)
【真题分布数据统计】(2013-2018年)
一、民事诉讼证据
(一)证据的种类
(1)证据的含义:证据是在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资料。
(2)证据 8大种类: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1.当事人陈述【注:一面之词】
(1)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3)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注:相对不能1】
2.书证
(1)书证,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如合同、书信、文件、票据等。
3.物证
(1)物证,以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物品;
(2)应当遵循“优先提供原件或原物”原则。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3)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注:相对不能2】
4.视听资料
(1)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注:相对不能3】
(2)对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的效力,对于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5.电子数据
(1)电子数据,是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电子签名、网络访问记录等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证据,如储存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软盘、硬盘或光盘中的电子数据信息。
6.证人证言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2)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注:绝对不能1】
(3)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注:相对不能4】,以及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注:相对不能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2)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4)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7.鉴定意见
(1)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
(2)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8.勘验笔录
(1)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
(2)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
(3)勘验笔录应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的。
【提示】
此知识点理解掌握,注意把握各种证据的种类,区分易混淆知识点之间的对比,要把各种证据映射到现实诉讼等纠纷解决程序中,要能想象或回忆到现实场景中,切忌死记硬背。考试中给出具体证据要能够判断出属于哪一证据种类。

【例题·多选】不能作为民事诉讼证人的有()。【2013二建真题】
A.本案书记员
B.本案鉴定人员
C.本案诉讼代理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E.当事人亲属
【答案】ABC
【解析】下列几类人不能作为证人:(1)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2)诉讼代理人;(3)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4)鉴定人员;(5)参与民事诉讼的检察人员。

【例题·单选】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证据中,属于书证的是()。【2015二建真题】
A.录音录像资料
B.建筑材料样品
C.工程质量鉴定报告
D.施工合同
【答案】D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民事证据有以下8种,分别是: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书证,是指以所载文字、符号、图案等方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如合同文件、各种信函、会议纪要、电报、传真、电子邮件、图纸、图表等。录音录像资料属于视听资料,建筑材料样品属于物证,工程质量鉴定报告属于鉴定意见。

【例题·多选】在施工合同纠纷的诉讼中,能作为证据的有()。【2018二建真题】
A.法律规定
B.当事人的陈述
C.施工企业偷录的淡判录音
D.工程设计图纸
E.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
【答案】BCDE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二)证据的保全
1.证据保全的概念和作用
(1)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注:指当事人或紧急情况下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2)紧急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由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2.证据保全的程序
(1)诉讼证据保全:
①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证据的,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注:非强制性担保】
②情况紧急的,必须在 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2)诉前证据保全:
①利害关系人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注:强制性担保】
②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③仲裁中,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法院。
3.证据保全的实施
(1)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
(2)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例题·多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需要保全证据的情况有()。
A.当事人申请
B.法院依职权
C.证据可能灭失
D.证据以后难以取得
E.证据非常重要
【答案】CD
【解析】《民事诉讼法》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例题·单选】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
A.先予执行
B.证据保全
C.强制执行
D.财产保全
【答案】B
【解析】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例题·单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采取的证据保全措施不包括()。
A.先予执行
B.查封
C.拍照
D.制作笔录
【答案】A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由此可知A为答案。

【例题·单选】关于证据保全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
B.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证据保全申请提交当地基层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应当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D.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采用查封、扣押、拍照等方法
【答案】D
【解析】A选项错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证据的,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非强制性担保)。B错误,仲裁中,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法院。C错误,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