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204020劳动合同及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
一、本节知识框架
2Z204021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
2Z204022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2Z204023合法用工方式与违法用工模式的规定(★★)
2Z204024劳动保护的规定(★★)
2Z204025劳动争议的解决(★★)
2Z204026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略)(★)
【考点】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
【真题分布数据统计】(2013-2016/2018年)
一、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的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例题·多选】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采取的正当行为有(
)。【2014二建真题】
A.约定专业技术培训服务违约金
B.扣押居民身份证
C.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书
D.扣押职业资格证
E.要求提供担保
【答案】AC
【解析】《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二、劳动合同的种类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10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10年的;
(3)连续订立 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没有《劳动合同法》第 39条和第 40条第 1项、第 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四)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总结】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4种情形,注意提炼总结和把握关键词:
(1)连续+10;
(2)连续+10+10;
(3)连续+2次;
(4)1年+不签书面合同。
【提示】
此知识点为高频考点,需准确记忆其中对于数字的规定。注意与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进行区分掌握。
三、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
1.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注:休息】
(6)劳动报酬;【注:钱】
(7)社会保险;【注: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其他。
2.非必备条款
(1)试用期(2)培训(3)保守商业秘密(4)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提示】
此知识点要区分必备条款和非必备条款,考试易混淆考查。注意,虽然试用期是重要知识点,但是试用期并不是必备条款。补充保险≠社会保险,补充保险是非必备条款,社会保险是必备条款。
四、订立劳动合同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建立劳动关系即应订立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非全日制用工: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
(4)劳动合同应采书面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可订立口头合同)。
【例题·单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之日起建立。【2013二建真题】
A.订立劳动合同
B.实际用工
C.劳动合同备案
D.实际支付工资
【答案】B
【解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二)劳动报酬和试用期
1.劳动报酬
没有合同时的劳动报酬确定顺序:依集体合同;没有集体合同应同工同酬。
2.试用期
(1)时间限制
①3个月以上不满1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②1年以上不满3年(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③3年以上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2)(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①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或者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③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仅约定试用期,则该期限不是试用期,而是合同期限。
(3)底额限制
①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依据最新规定有调整)
②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③且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提示】
此知识点属于高频考点,试用期中涉及到系列时间节点,需要进行记忆并熟练运用。注意试用期没有3个月的规定。试用期不可能超过 6个月。
【例题·单选】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最低为劳动合同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2014二建真题】
A.60%
B.75%
C.80%
D.90%
【答案】C
【解析】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 40条第 1项、第 2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例题·多选】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2013二建真题】
A.试用期次数最多为2次
B.适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C.试用期最长为6个月
D.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E.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答案】CE(D选项在实际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考试时不能选)
【解析】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例题·单选】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016二建真题】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答案】B
【解析】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例题·多选】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说法,正确的有()。【2018二建真题】
A.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B.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超过10年
C.商业保险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D.劳动关系自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建立
E.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答案】AE
【解析】A正确,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B错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即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合同效力的起始和终止的时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关系即告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是1年、2年,也可以是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
C错误,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D错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E正确,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即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24小时的用工形式)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外,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生效与无效
1.劳动合同的生效
双方签字盖章时生效。
【注:劳动合同生效的时间与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不一定相同】
劳动合同生效的时间起点:双方签字盖章时;
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起点:自用工之日起。
2.劳动合同的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提示】
此知识点需要理解记忆,注意易混淆知识点之间的对比,民商事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与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不同。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相当于是汇总了民商事合同无效和可撤销两种效力类型的法定情形。欺诈、胁迫行为,在劳动合同中不区分是否损害国家利益,均为无效劳动合同。
【例题·多选】根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合同中,属于无效劳动合同的有()。【2015二建真题】
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
B.由用人单位提供的格式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
D.与用人单位代理人签订的劳动合同
E.未明确规定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答案】AC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例题·多选】下列情形中,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有()。【2016二建真题】
A.约定内部承包违约金
B.以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
C.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
D.重大误解,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
E.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
【答案】BCE
【解析】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于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只要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例题·多选】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有()。【2018二建真题】
A.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失踪的
B.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的
C.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
D.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E.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答案】CE
【解析】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于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只要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集体合同
(1)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2)集体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3)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4)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提示】
集体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框架型知识内容,该理论较为简单,理解熟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