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411023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必会】
一、工程用土
(一)土的工程性质(二)路用工程(土)主要性能参数
1.土的强度性质
三、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1)软土
特点: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
主要破坏形式: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
处理方法: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结法等。
(2)湿陷性黄土
特点: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
主要破坏形式:路基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崩塌、剥落,结构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
处理方法: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并采取放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加筋土挡土墙)
(3)膨胀土(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
特点:较大的塑性指数,坚硬状态下工程性质较好。
主要破坏形式: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破坏。
处理方法:用灰土桩、水泥桩或用其他无机结合料进行加固和改良;换填或堆载预压;防水和保湿措施,如设置排水沟,设置不透水面层结构,在路基中设置不透水层,在裸露的边坡等部位植草、植树等;调节路基内干湿循环,减少坡面径流。
(4)冻土(多年性、季节性)
特点:冻结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融化后承载力急剧下降,压缩性提高,地基容易产生融沉。
注意事项:
1)可增加路基总高度,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
2)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
3)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
4)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结构层)应不低于标准规定。
【提示】此部分内容以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为重点内容,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是最常见的不良土质,各自的特性和处理方法对应掌握,可以选择题目考查也可在案例题目中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