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412020 《一建机电》起重技术

1H410000机电工程技术
1H412000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1H412020起重技术

1.轻小型起重设备分类
千斤顶、滑车(滑轮组)、起重葫芦、卷扬机、多种叉车

2.起重机分类
桥架型:梁式、桥式、门式、半门式
臂架型:门座式、半门座式、塔式、流动式、铁路、桅杆、悬臂等
缆索型:缆索起重机、门式缆索起重机

机电工程常用的起重机有: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
桅杆起重机(1)特点:属于非标准起重机,其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对场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但效率不高。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装。

吊装计算载荷Qj=K1K2Q
Q——吊装载荷,即:设备及索具重量的总和
动载荷K1 =1.1
不均衡载荷K2 =1.1-1.25(多台设备起吊需要考虑)

【提示】计算载荷的计算属于历年的重要考点,考查形式灵活,选择题和案例题都会涉及,重点在于掌握多台起重机联合吊装和单台起重机吊装计算载荷的区别。
额定起重量: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采用多台起重机抬吊时,多台起重机抬吊所受合力不应超过各台起重机单独操作的额定载荷;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重要】
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不可能在360°范围内进行吊装作业,其吊装区域受到限制,对地基要求也更高。
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升高度随臂长、幅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称为起重机的特性曲线,若符合规范要求,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必须依照其特性曲线图、表进行。第一步:定幅度:车、物的位置、货物重量、现场的具体条件;
第二步:定臂长:根据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幅度→查特性曲线 ;
第三步:定载荷(额定起重量) :根据已确定的幅度+臂长→查特性曲线;
第四步:进行比较,比较的时候注意:要考虑吊装载荷系数如起重机承载能力大于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则选择合格,否则重选。(一般情况下无需换起重机,调整站车位置重新选择即可)

【提示】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属于常考点,以选择题或案例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灵活掌握各个选择步骤。
流动式起重机的基础处理
1.对行走路线及作业面进行耐压力测试;
2.按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开挖、回填、平整、夯实的方法;
3.采取铺钢板措施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
4.对处理过的基础进行耐压力测试,进行验收,
符合载荷要求可以进行作业;
5.如果是复杂的地基,要有专业人员对地基进行专门设计。

卷扬机【重要】
卷扬机的基本参数①额定牵引拉力②工作速度③容绳量。起重工程中常用单筒、慢速卷扬机。如果实际使用的钢丝绳的直径与铭牌上标明的直径不同,还必须进行容绳量校核。

平衡梁的作用(平衡粱又称铁扁担)
①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避免吊损索损坏设备
②缩短吊索高度,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③减少对设备的水平压力,避免设备损坏
④多台吊时合理分配各吊点的载荷 、平衡各吊点的载荷

平衡梁形式
管式平衡梁、钢板平衡梁、槽钢平衡梁、桁架式平衡梁、其它平衡梁(滑轮式平衡梁、支撑式平衡梁)。当吊点伸开的距离较大时,一般采用桁架式平衡梁以增加其刚度。如,汽轮机转子的吊装
平衡梁的型式选择:一般都是根据①设备的重量②规格尺寸③结构特点④现场环境要求并经过计算来确定平衡梁的具体尺寸。

五.液压提升装置
在大型设备和结构的吊装作业中,常用的液压装置主要由液压泵站、穿心式液压提升器(液压千斤顶)、钢绞线和控制器组成。

【注意】
桅杆起重机属于非标准起重机
桅杆作业属于非常规作业
(专项方案、起重量超过100KN的,则需要专家论证)

利用构筑物吊装作业
(案例阅读掌握)利用构筑物吊装法作业时应做到
(1)编制专门吊装方案,应对承载的结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2)选择的受力点和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3)对于通过锚固点或直接捆绑的承载部位,采取补强措施和进行保护。对基础、柱子、被吊设备薄弱处要做好保护
(4)施工时,应设专人对受力点的结构进行监视。
注意:属于非常规作业,注意规模,是否要进行专家论证

吊装方案
选择步骤
1.技术可行性论证(在方案可行的前提下比先进性)
2.安全性分析
3.进度分析
4.成本分析
5.综合选择

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重要】 题型:案例补缺
(1)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吊装工艺设计
(4)吊装组织体系
(5)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吊装应急预案
(8)吊装计算校核书

吊装工艺计算书内容
①主起重机和辅助起重机受力分配计算;
②吊装安全距离核算;
③吊耳强度核算;
④吊索、吊具安全系数核算。

【提示】起重吊装方案的管理需要考生重点对危险性较大的和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吊装方案进行区分,并掌握需要专家论证的情况。
吊装的稳定性
起重吊装作业稳定性的内容(2014案例分析)
①起重机械的稳定性②吊装系统的稳定性③吊装设备或构件的稳定性
起重机械失稳主要原因
①超载②支腿不稳定③桅杆偏心过大④机械故障等。
起重机械失稳预防措施:严格机械检查;严禁超载;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基础,确保支腿稳定。正式吊装前进行试吊。
吊装系统失稳原因:多机吊装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桅杆稳定性校核
如果桅杆不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性能参数范围内使用,就要进行桅杆稳定性校核。
桅杆稳定性校核步骤
①受力分析与计算
②查算桅杆的截面特性数据
③计算桅杆长细比
④查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⑤进行稳定性计算

预埋地锚是什么?
地锚的种类和要求
地锚设置和使用要求
地锚结构形式应根据—— ①受力条件②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设计和选用。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缆风绳受力方向坑深2.5倍的范围内不应有地沟、线缆、地下管道等。埋入式地锚在回填时,应用净土分层夯实或压实,回填的高度应高于基坑周围地面400mm以上,且不得浸水。地锚设置完成后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埋入式地锚设置完成后,受力绳扣应进行预拉紧。主地锚应经拉力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再使用。

1H412020起重技术
【例题1·多选】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是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和最大起升高度随( )和(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
A.站位位置地基耐压强度
B.起重机提升速度
C.待吊设备高度
D.起重机幅度
E.起重机臂长
【答案】DE

【例题2·多选】起重机吊臂顶端滑轮的起重高度应大于以下( )之和。
A.待吊设备高度
B.臂长
C.索具长度
D.设备基础和地脚螺栓高度
E.起重机回转中心距设备的距离
【答案】AD

【例题3·多选】某起重滑轮组的规格表示为H100×8D,关于该起重滑轮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吊环型开口
B.H系列滑轮组
C.额定载荷为100t
D.8门
E.宜采用顺穿
【答案】BCD
【解析】A选项,应该为闭口的,开口要加K;E 选项,因为是8门,应该用双跑头顺穿。

【例题4·多选】吊装工程用的卷扬机,所考虑的基本参数有( )等。
A.容绳量
B.最大工作速度
C.额定起重量
D.安全系数
E.额定牵引力
【答案】AE
【解析】扬机基本参数有:额定牵引拉力、工作速度、容绳量。B选项“最大工作速度”是陷阱。

【例题5·多选】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
A.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
B.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
C.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
D.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
E.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
【答案】ABC
【解析】D是吊装系统的失稳的预防措施;E是起重机械失稳的预防措施。

【例题6·多选】下列不符合地锚设置要求的是( )。
A.地锚设置应按吊装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
B.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坑深2倍的范围内有地沟
C.埋入式地锚设置前对受力绳扣进行预拉紧
D.地锚设置完成后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E.主地锚应经抗压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再使用
【答案】BCE
【解析】选项B,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坑深2.5倍的范围内不应有地沟;选项C,埋入式地锚设置完成后,受力绳扣进行预拉紧;选项E,主地锚应经拉力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再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