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205022 《一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预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lZ205022 安全生产管理预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一、安全生产管理预警体系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预警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四部分构成。
(一)外部环境预警系统
1.自然环境突变的预警;
2.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
3.技术变化的预警;
(二)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
1.技术变化的预警;
2.设备管理预警;
3.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

二、预警体系的建立
预警体系是以事故现象的成因、特征及其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和预警理论,构建对灾害事故能够起到“免疫”,并能够预防和"矫正"各种事故现象的一种“自组织”系统,它是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的防错、纠错系统。

(二)预警体系实现的功能
预警体系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两大子系统作用的发挥。
1.预警分析:
(1)预警监测
(2)预警信息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和推断等管理工作。)
(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预警评价指标能敏感地反映危险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是预警体系开展识别、诊断、预控等活动的前提,也是预警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预警准则的确定、预警方法的确定、预警阀值的确定)
(4)预警评价
I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
Ⅱ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
Ⅲ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
Ⅳ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表示。
2.预控对策:
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危机管理三个活动阶段。
3.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的关系
活动内容是不同的,预警分析主要是对系统隐患的辨识,预控对策是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治错的管理活动;
预警分析是预警体系完成其职能的前提和基础,预控对策是预警体系职能活动的目标;
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活动的对象是有差异的,预警分析的活动对象总是包容预控对策的活动对象。

三、预警体系的运行
完善的预警体系为事故预警提供了物质基础。预警体系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制,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而预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能。
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
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应用适宜的识别指标,判断已经发生的异常征兆、可能的连锁反应;
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在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险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对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定量的描述;
监测、识别、诊断、评价这四个环节预警活动,是前后顺序的因果联系。
历年真题解读

【2017】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Ⅲ级预警用(  )。
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蓝色
【答案】C
【解析】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
Ⅰ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
Ⅱ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
Ⅲ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
Ⅳ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表示。

【2016】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预警级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I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
B.IV级预警一般用蓝色表示
C.II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
D.III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
【答案】B
【解析】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如:
I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即A错误;
Ⅱ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即C错误;
Ⅲ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即D错误;
Ⅳ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表示。即B正确。

l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
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安全控制
1. 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具体应包括:
(1)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
(2)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
(3)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3.施工安全的控制程序
(1)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
(2)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
(5)持续改进、修改、补充和完善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和主要内容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制定;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全面性;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1)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2)地面及深槽作业的防护;
(3)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
(4)施工用电安全;
(5)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6)在采取“四新”技术时,有针对性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7)有针对自然灾害预防的安全措施;
(8)预防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作业造成危害的安全技术措施;
(9)现场消防措施。
注:安全技术措施中必须包含施工总平面图。
危险性大、高温期长的工程,应单独编制季节性的施工安全措施。

二、安全技术交底
(一)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
1.本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2.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3.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5.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二)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
1.逐级交底至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2.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3.内容针对直接作业人员的危险因素
4.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5.“四新”项目两阶段交底
6.详细向班组长交底
7.交叉作业定期书面交底
8.书面交底,签字存档。

【2015】关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B.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C.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可以不包括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D.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可在工程开工后制定
【答案】A
【解析】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制定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全面性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014】关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和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施工程进展需要实时编制
B.应在安全技术措施中抄录制度性规定
C.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应编制专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D.小规模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中不可包含施工总平面图
【答案】C
【解析】对于大中型工程项目、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除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编制专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010】施工安全控制程序包括:①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②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④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⑤持续改进。其正确顺序是(  )。
A.②→④→①→③→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②→③→①→⑤
D.②→③→④→①→⑤
【答案】B
【解析】施工安全的控制程序
(1)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
(2)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
(5)持续改进根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结果,对不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lZ205024 安全生产检查监督的类型和内容
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一)安全生产检查监督的主要类型
1.全面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
4.季节性安全检查;
5.节假日检查;
6.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
1.查思想;
2.查制度;
3.查管理;
4.查隐患;
5.查整改;
6.查事故处理;

【2017】为确保安全,对设备的运转和零件的状况定时进行检查,发现损伤立即更换,绝不能“带病”作业,此项工作属于(  )。
A.全面安全检查
B.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C.经常性安全检查
D.专项安全检查
【答案】B
【解析】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为了确保安全,对设备的运转和零件的状况要定时进行检查,发现损伤立刻更换,决不能“带病”作业;一过有效年限即使没有故障,也应该予以更新,不能因小失大。故答案为B。

【2010】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  )组织,定期进行。
A.项目经理
B.项目技术负责人
C.专职安全员
D.企业安全生产部门
【答案】A
【解析】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lZ205025 安全隐患的处理
一、建设工程安全的隐患
建设工程安全隐患包括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
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有:能够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个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违背安全要求的错误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包括机械设备或环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组织管理上的缺陷有以下方面:
技术上的、教育上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管理工作上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上的。

二、建设工程安全隐患的处理
做好事前控制,加强对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处理、查清原因。
(一)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原则
1.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
在治理事故隐患时应考虑设置多道防线,即使发生有一两道防线无效,还有冗余的防线可以控制事故隐患。例如:道路上有一个坑,既要设防护栏及警示牌,又要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红灯。
2.单项隐患综合治理原则
一件单项(人、机、料、法、环境)隐患问题的整改需综合(多角度)治理。人的隐患,既要治人也要治机具及生产环境等各环节。例如某工地发生触电事故,一方面要进行人的安全用电操作教育,同时现场也要设置漏电开关,对配电箱、用电线路进行防护改造,也要严禁非专业电工乱接乱拉电线。
3.事故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
4.预防与减灾并重治理原则
5.重点治理原则
6.动态治理原则

【2012】某工程施工期间,安全人员发现作业区内有一处电缆井盖遗失,随即在现场设置防护栏及警示牌、并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红灯。这是建设安全事故隐患处理中(  )原则的具体体现。
A.动态治理
B.单项隐患综合治理
C.冗余安全度治理
D.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
【答案】C
【解析】为确保安全,在治理事故隐患时应考虑设置多道防线,即使发生有一两道防线无效,还有冗余的防线可以控制事故隐患。例如:道路上有一个坑,既要设防护栏及警示牌,又要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红灯。这是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

相关文章